<form id="h95yt"><small id="h95yt"></small></form>

    <form id="h95yt"><th id="h95yt"></th></form>

        <sub id="h95yt"></sub>
        <nav id="h95yt"><code id="h95yt"></code></nav><nav id="h95yt"></nav>

          <nav id="h95yt"><listing id="h95yt"><meter id="h95yt"></meter></listing></nav>

          <form id="h95yt"><legend id="h95yt"><noscript id="h95yt"></noscript></legend></form>

          <wbr id="h95yt"><pre id="h95yt"></pre></wbr>

            北京農家院網 >> 京郊游 >> 京郊十大你不知道的最美鄉村

            京郊十大你不知道的最美鄉村

            每到這個季節,北京到處一片花紅柳綠姹紫嫣紅,人們紛紛出門踏青,尋找春天的足跡。除了大家熟知的熱門景區度假村外,在京郊還有很多你所不知的“最美鄉村”,他們有著各自有著獨特的氣質,在這里,除了可以享受山清水秀的風景,還可以零距離體驗農家田園生活,給這絢爛的春日又增添了幾分別樣的色彩。

            十渡的隱者:十七渡,京郊最“微”村

            十七渡,“情定一生一起渡”,這是位于十渡風景區中的一個美麗小山村,絕對是京郊最“微”型村,一個僅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

            人少,這里的環境優美,清清拒馬河從村前流淌而過;村子四面環山,空氣清新,更有大片菜園,衣食無憂。

            可以在被玉米田圍繞的村子里沿小路漫步,可以登高賞景,可以下河摸魚戲水,可以竹筏,可以漂流,可以在小河邊燒烤,晚上,更可以嗅著甜甜的空氣,數天上大大的星星,你會忽然發現,書本上說天上有條銀河,這竟然是真的。夏日,你還可以看到熒火蟲,聽到蛙鳴聲,燃起篝火,喝起歡樂的歌。。。

            網站:http://www.shanshuirenjia.net/

            十七渡旅游熱線:010-61346396

            車耳營:鳳凰嶺下的杏花村(海淀區)

            車耳營,一個很奇怪的名字,一個很美麗的小山村。車耳營旅游專業村位于鳳凰嶺自然風景區南線,從三環蘇州橋算起,過頤和園沿京密引水渠往西北方向不過20多公里,從八達嶺高速北安河出口走北清路均可到達,是離北京市區最近的民俗旅游接待村。

            車耳營依山而建,有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古柏古銀杏和屋前盛開的鮮花,有曲折的小徑和石板臺階,構成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山村風景,散發出濃郁的古樸氣息。全村現有固定住戶86戶,320余人,其中有30戶民俗旅游接待戶,可同時容納360多人食宿。從頤和園或萬泉河路往北沿京密引水渠、頤陽路,從八達嶺高速北安河出口走北清路均可到達,是離北京市區最近的民俗旅游接待村。

            車耳營全村共有農戶86戶、308人,土地面積3000畝左右,其中可耕面積700畝,以種植果樹為主,品種包括油桃、櫻桃、杏、李子、久保桃、葡萄、酸棗、蘋果等,綠色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空氣清新。車耳營村旅游資源豐富,能滿足游客吃、住、游、娛多種旅游消費需求。

            吃:有味道純真、營養豐富的紅鱒魚、炸飛蝗、農家貼餅子、菜團子、綠色無污染的山野菜、土雞土鴨、金宏苑山莊精心研制的農家菜品。

            住:有衛生整潔、風情濃郁的農家小院。游有歷史悠久的北魏石佛、呂祖洞、關帝廟和雄偉壯觀的金剛石塔,還可以游覽毗鄰的鳳凰嶺自然風景區。

            娛:有水果采摘,相應季節可以摘到油桃、大櫻桃、紅黃白杏、葡萄、桃、蘋果、冬棗、板栗等多種果品。

            賞:有滿園春色的千畝杏花,體驗“人在花中走,落瓣空中飛”的閑情逸致。游客可在楊柳岸邊呼吸新鮮空氣,體驗垂釣的樂趣,觀看農戶精心準備的扭秧歌、小車會等傳統民俗節目表演。年輕的一族,還可以騎著自行車,在山間體驗親近大自然的清新舒暢。車耳營村空氣中負離子含量為市區的150多倍,閑暇時只是去那里走一走對身體也是大為有益的。

            為發展民俗旅游,車耳營村加大整治村內旅游接待環境的力度,鋪路,綠化,美化采摘園,修建停車場,安置體育運動器材、整修文物古跡等。現在車耳營村綠樹成蔭,道路整潔,植被繁茂,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為讓更多的人們了解車耳營這個古樸、美麗的小山村,村里制作宣傳折頁,建設旅游宣傳網站,積極開展營銷。各戶按照現代衛生標準建了廚房、廁所和淋浴房,村委會還定期對民俗旅游接待戶進行檢查。2000年車耳營村進入“首都文明村”行列。

            在車耳營村,“山泉水”養殖著虹鱒魚,垂釣、燒烤樂趣無窮;水果就地采摘,即時尚,又新鮮;民俗旅游“農家樂”,在百姓家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務農家活、交農家友,讓游客體會到回歸自然的情趣;登上鳳凰嶺,觀賞那奇峰、怪石、巖洞及優美的自然森林植物,領略那佛教、道教、儒教的養生文化內涵,聆聽那遼金時期種種傳說故事。

            清晨起來,云霧繚繞,傍晚日落,晚霞映天,您身臨其中,恰似踏入仙境一般。

            車耳營,一個難得的古樸山村,一次難得的回家體驗,這里是您疲憊心靈的休息所,是您真情放縱的加油站。

            小貼士: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蘇家坨鎮車耳營村

            電話:010-62485919

            公交線路:汽車:346路頤和園到聶各莊村村西(鳳凰嶺)。火車:西直門、北京站或蘋果園到鳳凰嶺。

            自駕線路:八達嶺高速公路北安河出口,辛莊橋下左轉,上北清路一直往西,行至聶各莊路口,往北,過海淀駕校,沿公路上山就是。

            韭園村:田園風光盡顯詩情(門頭溝)

            “百花爭艷春耕忙,艷陽高照夏風光,碩果累累秋景爽,藍天白云冬氣象。”走進韭園村,村干部隨口誦出的一首打油詩,描繪出村莊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美景。韭園村最有名的景點當屬元代著名文人馬致遠的故居了。村內現存一套馬致遠當年居住過的四合院,在不破壞原有結構與形貌的基礎上,村集體對故居院內的15間房屋進行修繕。他們仿照元代家具對屋內進行裝飾,并增添仿古雕塑、古琴、古燈和書畫作品等。

            因馬致遠故居聞名的韭園村處處可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風光,別致的景色盡顯詩情畫意。這里的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空氣清新宜人。該村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標準的櫻桃示范園、馬致遠山水意境、京西古道、韭園大溶洞為基點,建立了以民俗游為主,兼顧生態、農業、人文的民俗旅游綜合發展中心——韭園農莊。農莊內建有百畝京白梨園、百畝核桃園、30畝杏園,采摘期從4月份開始一直持續到秋季。

            韭園村南依九龍山,北臨永定河。九龍山海拔898米,原本和妙峰山一體,在一億年前永定河山峽開裂把妙峰山的一半推向了南邊,由此民間傳說九龍山和妙峰山是姐妹也就有了依據。九龍山綿延數十里,被攔龍山攔在了永定河水閘的大山里。整個韭園村由東落坡、西落坡、橋耳澗和韭園四個小山村組成,合稱為“翠泉村趣園”。

            村子里還擁有古廟、碉樓、京西古道等人文景觀,村內現存建筑在百年以上的古院落多處。由于這里的自然地勢高低錯落,林木茂盛,因此自然風光恬靜幽雅,風景優美,空氣新鮮。

            農家小院更有特色:濃蔭半遮,小橋流水,青磚灰瓦,隨處可見,環境幽雅,古樸自然。元代著名詞人馬致遠的一首著名詞句:“枯藤老樹昏鴨,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膾炙人口的詞曲讓多少遠離家鄉、四處奔波的旅人頓生思鄉之情。詞中所描寫的“枯藤老樹”、“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等景物,在這里都能找到。

            小貼士: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王平鎮韭園村

            電話:010-61859464

            趙家臺村:四時四景的千年古村(門頭溝)

            古語講“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潭柘寺位于京城門頭溝區西部。那里有許多獨特的建筑、塔林。那里的大鍋、巨鐘、清泉、瓷器都有說不完的傳奇故事。等待您去聆聽。登山,呼吸清新的空氣。回程的路上逛逛戒臺寺。看看那巨大的戒臺,滄桑的松柏。找個石臺坐坐,反思一下這喧囂的、無味的生活,或許能獲得些須靈感與思緒。給自己一個約會。

            趙家臺村位于京西潭柘寺鎮,距市中心30公里。村域面積3平方公里。四面環山、環境幽雅。坐落在潭柘、戒臺兩寺之間。趙家臺民俗村可同時容納150人住宿就餐。來趙家臺,感受老村文化、領略新村巨變。

            趙家臺老村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素有“紙湖的北京城,鐵打的趙家臺之說”。村內現存明清時期的古地道,蜿蜒曲折盤旋貫通于全村。崇禎年間的古鐘,聲音渾厚悠遠。五百余年的古宅老院,到處體現著歲月的痕跡,歷史的滄桑。伴著習習的山風、清脆的鳥鳴,觀沉睡千年的臥佛山,游鬼斧神工的窟窿山,膜拜散落民間的廟宇,定會有別樣情趣。正可謂探古尋幽的好去處。

            當您游玩累了的時候可以到這里歇息,這里的民風淳樸,村民如今住上了小別墅,院落收拾的干凈整潔。村民還利用傳統手藝制作根雕、刺繡、葉臘石印章在自家小別墅里搞起了特色民俗文化游接待。

            在老村,正在建設中的“核桃觀光園”成為了一大亮點,共種植800畝的經濟作物,其中包括:核桃、櫻桃、白杏、柿子等等。走在幽幽的田間小路、酣飲甘甜的泉水、感悟悠久的歷史、品嘗可口的山果,讓游客流連忘返,樂不思蜀。村里的飲食更是推陳出新,根據原有農家菜的風味推出民俗美食、齋菜齋飯、粗糧細作、野菜砂鍋等一系列家常飯菜。

            每逢節假日,趙家臺村的村民們,都會自發舉行各類群體活動,腰鼓隊、秧歌隊載歌載舞;露天電影別有意味,讓村民們喜笑顏開;籃球比賽更是生龍活虎。

            趙家臺老村,被潭柘寺的九峰環抱,遠離城市喧囂,空氣清新,風景宜人。“春來桃花映面紅,夏送清風意盎然,秋高氣爽果實累,冬有白雪待春歸”。四時四景各有特色,美不勝收。

            新村與老村的不同之處是更具有現代化氣息。新村的二層小樓兼具東、西方建筑的特點,中式樓頂、西式結構,風格獨特,給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覺。整齊有序、新穎獨特的鄉間別墅,完美的融入到周邊優雅的生態環境中,讓人感受到現代化農村的巨大變化。靚麗整潔的街道、修葺一新的花池,綠草茵茵、樹木成行,烘托出這里優雅的居住環境。

            趙家臺老村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素有“鐵打的趙家臺,紙糊的北京城”之說。村內現存明清時期的古地道,全長1500米蜿蜒曲折盤旋貫通于老村地下。崇禎年間的古鐘,聲音渾厚悠遠,響徹全村。五百余年的古宅老院,到處體現著歲月的痕跡,歷史的滄桑。坐在古松之下,大板石上,伴著習習的山風、清脆的鳥鳴,喝一口清甜的泉水,聆聽那古老優美的傳說,感受寧靜幽遠的文化。

            周邊旅游景點:潭柘寺、戒臺寺、八奇洞、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特色購物:紫石工藝硯、山貨土特產

            小貼士: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潭柘寺鎮趙家臺村

            電話:010-60861777

            公交線路:蘋果園地鐵乘坐931路公交車在“潭柘寺鎮政府站”下車即到。

            自駕線路:順108國道開至潭柘寺環島向北走50米即到。去趙家臺老村旅游觀光游客可自駕游或由村內班車接送。

            自駕線路:六環路土橋出口,沿京津公路到大甘棠,沿武興路向東至侉子店村,向東1000米到武疃村。

            水頭村:民俗戶里結禪緣(房山區)

            白石橋下,南泉河水汩汩涌出,溝渠相連,一汪清碧環抱全村。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因是南泉河水發源地而得名,因村內坐落著1500年歷史的云居寺而出名。南來北往的游客,在被云居寺的雄奇所征服的同時,也因水頭村的秀美而流連忘返。

            游客來到水頭村,百余家民俗接待戶,每進一家都能聽到主人講說一段有關云居寺的傳奇故事。“老虎塔軼事”“杖引泉趣聞”“神藥石傳說”……村民們說起來如數家珍。

            聽罷扣人心弦的掌故,還可嘗嘗口味獨特的“農家素齋”。用豆制品做成惟妙惟肖的山珍海味,這背后也有不少五花八門的奇聞趣事呢,邊品嘗邊聽主人慢慢道來吧。如今,水頭村的素齋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招牌菜”。2009年,村里著手打造“素齋一條街”,百余戶素齋烹飪高手將匯集起來,各顯其能。

            臨水者靈。農家院外即是清流。垂釣的游客三兩一簇,自得怡然;高談的賓朋促膝席地,俯仰陶然。此情此景來之不易。水頭村為了保住這水的靈氣,幾年來對村內河道進行了多次綜合整治。治理河道200米,建塘壩14座、漫水橋2座,壘起河畔云居寺文化墻……這才有了如今石經山下、南泉河水上的悠悠禪韻。

            水不僅成就了水頭村的美名,還為它留下了豐富的物產資源。有500年歷史的菱棗,乃是昔日皇家貢品,天然的泉水賦予了它脆甜爽口的優良品質。而今,通過村內四通八達的引水工程,菱棗已在村內普遍種植,年產量可達3萬斤,利潤近百萬元。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享受到了“皇家口福”,也因此記住了云居寺下的水頭村。

            小貼士: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

            電話:010-61389096

            公交線路:天橋長途汽車站乘坐917路公共汽車到良鄉換乘12路小公共汽車,到水頭村下車即到。

            自駕線路:走京石高速公路在琉璃河出口出高速,經過韓村河、云居寺路口至云居寺,向北500米看到云居樂素齋一條街大牌樓即到水頭村。

            水峪村 體驗原生態的山村生活(房山區)

            水峪村位于北京西南80公里處的房山區南窖鄉,距108國道8公里,距區政府所在地良鄉52公里,距國家石花洞地止公園銀孤洞原區10公里,村內共有房屋600間,四合院100余套,均屬于明清時代的古建筑,目前保留得比較完整。

            水峪村形成于明朝初期。漫長的歷史沿革,為村里留下的不只是古老的民居,還有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128盤石碾,以及獨具特色的中幡表演。古宅、古碾、古中幡并稱水峪村的“三絕”,今年已經有6000余位各地游客專為這“三古”而來。

            水峪村古宅最具代表性的是楊家大院。楊家大院又名學坊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主體建設以北方風格為基準,石砌而成,四進四出;蟠龍門嶺,檐下石雕花卉簇擁。至今,院內還分別住著幾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每逢游客到此尋訪,他們都會熱情地講上幾段有關老宅的扣人心弦的故事。

            房山水峪村現有村民436戶,1031口人。而尤為寶貴的是該村尚有600間、100余套明清時代的四合院民居坐落在該村東緩坡之上,目前保留得都比較完整。一條S型的青石砌成的古道貫穿全村,村落成圓形,面南朝北,依山而建,形成獨具特色的建筑風格,其最具代表性建筑有楊家大院、甕門、娘娘廟等。

            楊家大院位于水峪西山,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主體建設以北方風格為基準,石砌而成,格局為四進四出;門樓別致,蟠龍門嶺,檐下石雕花卉簇擁,兩座清朝風格的石鼓矗立兩旁。甕門指的是村內東翁橋的橋洞,其上雕有一塊白石,石上有“寧水”二字,意在翁橋有拂水安洪之用。

            除此之外,房山水峪村還是北京市旅游局命名的民俗文化旅游村,遠近聞名的“水峪中幡”、“大鼓會”就出于此地。

            小貼士: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

            公交線路:

            1、由北京天橋長途汽車站乘917路至房山汽車站后下車換乘房23路至水峪村站下車即到;

            2、由地鐵蘋果園西站乘948路汽車至紅煤廠站下車換乘房23路至水峪村站下車即到。

            自駕線路:

            1、從北京市區走京石高速公路,在良鄉鎮出口或閻村出口出高速,經過閻村鎮、坨里鎮、河北鎮、佛子莊鄉,沿108國道至紅煤廠三岔路口,看見南窯牌樓,向左進入紅南路,到水峪口三岔路口,向右看見水峪民俗村鐵門牌直行即到;

            2、由北京蘋果園或衙門口走108國道,路過松樹嶺、三十畝地、東莊子大橋、河北鎮、佛子莊鄉、繼續沿108國道至紅煤廠三岔路口,看見南窯牌樓,向左進入紅南路,到水峪口三岔路口,向右看見水峪民俗村鐵門牌直行即到。

            岔道村:開啟塵封百年的記憶(延慶縣)

            提到“農家樂”,大多數人聯想到的就是具有農家特色的小菜。“農家樂”的確以開餐館為主,然而,現在京城的一些“農家樂”已經融入了更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北京八達嶺鎮岔道村位于八達嶺長城腳下,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來到岔道村,人們會有時光倒流的感覺,仿佛回到了幾百年前。古城里的花崗巖石板路面,城隍廟、關帝廟、古驛站、客棧、四合院等文物古跡無一不在演繹著歷史,它們構成了古香古色的岔道古城。

            岔道村利用特色的農家飯、農家菜來吸引長城的游客到此觀光。在這里,游客可以住進古秀古色的明清四合院或農家小院,品嘗純正的新疆燒烤、農家八八席,或親自采摘無任何污染的田園青菜。還可以暢游殘長城的古戰場、八達嶺夜長城,以及野生動物世界、康西草原等景觀。

            與一般“農家樂”相比,岔道村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嘉靖30年(公元1551年),這里已經形成了較大村落,當時已有上千戶居民在這里居住,距今已有450余年歷史。1900年,八國聯軍進犯天津后,清慈禧惶惶離京,路經八達嶺時曾宿于岔道村。自古以來,作為八達嶺長城的前哨,岔道村起著非常重要的防御作用,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曾經用“未有岔道危而八達嶺無事,居庸不震驚者也”來形容岔道村重要的地理位置。

            岔道村于2001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并開始明城修繕工程。現在經過修繕之后,岔道村的城墻已經完全恢復了它古樸的原貌。站在岔道村,不僅可以看到岔道村的全貌,而且可以看到遠處的長城。目前,東西城門、南城墻已修繕完成,城內城皇廟、關帝廟、戲臺已完工并向游人開放。岔道村村委會主任李保利介紹說:“現在一進我們村,是看不到電線桿的。因為什么呢,咱們做了一個綜合的管道溝,這里面包括咱們的照明線,還有通信線,還有閉路電視線,包括上下水,都在咱們高一米八、寬一米六的綜合管道溝里。”

            根據長遠規劃,岔道村將按照明清時期的格局,逐步恢復城中的古街道、古民居以及清真寺、衙署等古建筑,形成具有明清風格的古城旅游景區。岔道村民俗旅游村已列入國際“青年旅舍”的分支機構,大力發展旅游,吸引游客來這里體驗“農家樂”。

            周邊景區景點:八達嶺長城、殘長城、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馬術俱樂部、八達嶺滑雪場等眾多景點。

            小貼士:

            地址:北京市延慶縣八達嶺鎮岔道村

            電話:010-69120372

            公交線路:德勝門乘919或小60路八達嶺中心車場下,北行800米。

            自駕線路:八達嶺高速至野生動物世界出口,北行800米。

            香屯村:鮮為人知的古樸小山村(延慶縣)

            在大莊科鄉沿著蜿蜒鄉間公路走十幾公里,便可以看到一個掩映在綠樹叢中若隱若現的古樸小山村——香屯村。它始建于明代天啟癸亥(1623)年,山頂有一座山神廟,每逢廟會香火不斷,故而得名。

            香屯村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在延慶縣城大莊科鄉和虎頭山之間,可是就這么個偏僻的山村,卻非常美,就像個世外桃源。陽光明媚的日子,總有不少背包客慕名而去。

            香屯村錯落有致的房屋,一排排的石頭墻,一層層的石頭臺階,再加上千余株百年古木,古井、石磨、石碾,潺潺的溪流,這一切都顯示出村子的古樸典雅。這里有著一流的生態環境,它也是延慶縣唯一一個沒有耕地的農村,村民依靠發展林果業和旅游業過上了幸福恬淡的生活。

            鄰村子東南,有一條美麗的峽谷——旺龍潭大峽谷,峽谷全長5公里,峽谷幽深,岸巖陡峭,流水潺潺,谷底散落著巨大的鵝卵石。一條溪流在石間穿行,由于長期沖刷,巨石下形成深潭。自然的山水,倍受各地游人的青睞。

            香屯后面的山嶺上,連綿不斷的明長城盤踞其上,全長4057米,有空心敵臺13座,均為磚石結構。這里長城或完整,或殘存,觀賞更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

            這里山清水秀,景觀優美,空氣清新,民風淳樸,被游客稱為“世外桃源”。香屯村盛產野菜幾十種,村民用天然綠色原料制作成生態保健餐:栗子雞、炸河魚、炸核桃仁、杏仁、香椿拌豆腐等16道特色菜和紅棗、栗子棒米粥、蜂蜜羹等6種主食。生態保健餐,既經濟又實惠,深受游客歡迎。村民做起了導游,做給游客做向導,向游客講述村子的歷史及一些有趣的傳說故事,村民很受游客得歡迎。非常受游客歡迎。

            香屯村盛產板栗,有三百多年的古栗樹1000余棵,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該村大力發展板栗,建成千畝板栗園。逢到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可產板栗300噸,僅板栗收入人均達到5000余元,成為該村的主導產業。放眼望去群山翠綠,層層梯田隨山就勢,栗樹遍野,六月栗花飄香,沁人心脾,使游人興趣盎然,流連忘返,秋季又有大批游客到這里采摘板栗。林果業與民俗旅游,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這里沒有鬧市的喧囂,卻有清幽宜人的自然美景;這里沒有世間的繁華,卻有質樸的民風、好客的鄉親。世外桃源——香屯,一個讓人回歸自然放飛緊張心情的絕妙去處。

            香屯村兩日游:

            先行設定行程香屯村雖在延慶,但走昌平線會更方便,距離更近些,從八達嶺高速昌平出口出來,到長陵,沿昌赤路向北,繞過一道又一道山梁,驅車大約40分鐘,便可到達香屯村。到后先找一家民俗戶安頓下來,午餐后可奔向古長城和黑龍潭。村中的山澗小岔口特別多,容易迷路,建議在村中請一位向導陪著去。游覽的過程需四小時左右,而在山中歇一歇、拍拍片、發發呆,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天黑前殺回村里,吃村里的豐盛農家菜,然后集體排排坐,大玩“殺人游戲”,最后在暖和的火炕上聽取鼾聲一片。次日清晨,呼吸著山里散發出的山野清香別過香屯,踏上回城的道路。

            花錢細盤算:

            120元左右。高速費用來回30元,如果請向導約30元左右(不論人數的多少),入住農家小院,30~50元左右,餐費人均25元(有的農家小院的住宿費用中已含三餐),無門票費用。

            游覽重點:看古長城、黑龍潭,吃農家飯、火炕酒聊。整個行程的難度系數0.5,屬悠閑級。

            小貼士:

            古長城危險,最好不要攀爬;住在山里手機沒有信號;如果大家對延慶的小村感興趣,可向大家推薦另外一個小村莊“柳溝”,可以吃有名的“火盆鍋”,到那里還可以看看延慶的古街,很有特色。

            地址:延慶縣大莊科鄉香屯村

            聯系電話:010-60189824

            乘車路線:從德勝門乘919路公交車到延慶縣城轉乘去大莊科鄉方向的公交車或小客即到。

            曹家路村:這里看北京的第一縷陽光(密云縣)

            密云縣城70公里外,燕山主峰霧靈山北麓,坐落著密云縣曹家路村。這里與河北興隆、灤平、承德接壤,是雞鳴聞四縣之地,古老的明長城巍然聳立,山澗溪水緩緩流淌,北京的第一縷陽光就在這里誕生。

            村子位于霧靈山腳下。霧靈山則是燕山山脈主峰,海拔2118米,森林覆蓋率達80%,山上有2400種植物,149種野生動物,被譽為“華北地區物種基因庫”。6月里也是山分四季,山頂冰雪未融,山中潭瀑成串,山下草綠花紅,有“北京最好山水景觀”之稱。霧靈山腳下還是兵家必爭之地,逢有險峻山峰之處,均可見長城、烽火臺以及古城墻。

            憑借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曹家路村投入到溝域經濟建設中來,改變了以糧食種植為主的農業生產結構,走上了一條以設施農業為導向的農業現代化之路。蘋果、雜糧、柴雞蛋等農副產品在周邊地區,乃至京城都具有比較高的知名度。

            曹家路村自批準為民俗旅游村以來,至今發展民俗戶已有77戶,10家度假村,形成日接待住宿、就餐3000多人次的能力,并配備電視、卡拉OK、篝火、人工湖和休閑公園各一處,精品采摘園多處,可供游人觀光、散步、采摘,垂釣,娛樂,其樂無窮。

            小貼士:

            地址:北京市密云縣新城子鎮曹家路村(查看地圖)

            電話:010-81022403、81021833

            公交線路:北京(東直門長途汽車站)乘970、980--密云(汽車站),票價6元/人。自密云汽車站乘密云至大角峪的長途車(中巴,約半小時一班車)在曹家路下車,票價5元/人;或自密云汽車站乘客運微型面包車直達曹家路,票價10元/人。(價格僅供參考)

            自駕線路:京承高速到密云司馬臺出口下高速,沿松曹路行車20公里到達曹家路村。

            黃草洼村:京東水畔魚米鄉(平谷區)

            黃草洼村位于平谷區金海湖鎮東北部,平薊路以北,地處京、津、冀的交匯處;現有農戶138戶;周邊景點有金海湖、石林峽、湖洞水、大溶洞等。自駕車走京平高速到平谷城區,轉平薊路可到;從三元橋出發,走順平路到平谷城區,轉平薊路;也可從東直門乘坐918路公交車到平谷城區后,換乘平谷28路、45路小公共到黃草洼站。

            平谷區金海湖鎮黃草洼村被綿延的高山環抱,山邊泉水潺潺,森林覆蓋率達到90%,走進黃草洼村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天然的綠色大氧吧。依托良好的自然資源,黃草洼村建成了數十家農家樂旅游觀光園、民俗旅店,以及櫻桃、葡萄觀光采摘園,并配齊了登山步道等旅游休閑配套設施,形成了集觀光、采摘、飲食、住宿于一體的一條龍服務。村民年人均收入達6000元。

            這里的村民住宅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大部分是四合院,屋內雕梁畫柱,全都采用民間傳統工藝建造和裝修,一磚一瓦深深烙印著鄉村文化符號,絕大部分危房完成了改造、翻新工作,與青山秀水融為一體。盡管全村幾乎被綠色覆蓋,黃草洼村仍每年啟用專門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在路邊綠陰下種花、在村民庭院中種植彩葉樹種,為村里增添了更多色彩。

            全村生活用水改造完成,所有村民家的老旱廁都改成了新型水沖式廁所。村里看不到亂倒垃圾污水的現象,也沒有村民在院內院外亂堆柴火等雜物。

            該村除了組建果品采摘、果品加工、畜禽養殖等專業合作社,組織社員實行果品規模化生產和銷售外,還充分利用清澈的山泉資源,成立了礦泉水公司,生產的瓶裝礦泉水在城里深受消費者好評,并為部分村民解決了就業問題。

            依托良好的自然資源,黃草洼村已經建成數十家農家樂旅游觀光園、民俗旅店,以及櫻桃、葡萄觀光采摘園,郊野公園,登山步道等旅游配套設施,村里年收入突破500萬元。在村內“甜水”中養大的魚,味道也格外香甜。這里的民俗戶最拿手的就是魚菜,剛剛從魚塘中捕撈上來的鮮魚,在漁民的巧手下,變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尤其是“虹鱒六吃”、燉花鰱、烤鮮魚等更是極受游客青睞的特色“魚品”。

            近來,黃草洼村又挖掘村里的老手工藝人,建成以風箏為特色的民間工藝品合作社,在為村里的民俗游增添新亮點的同時,也為村民增加了新的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全村年收入突破500萬元。

            目前,該村被列為“市級民俗旅游村”、“市級生態文明村”以及“市級新農村試點村”。

            農家特色菜:烤虹鱒魚、生魚片、紅蘑燉肉,紅蘑柴雞蛋、一鍋鮮卷子、兩米水飯、油渣餅、白菜熘粉坨、五花肉燉粉葫蘆條、燉三文魚頭、野菜餅子。

            特產:山谷源山泉水、紅杏、大桃、柿子、核桃、大棗、櫻桃、南瓜子、山野雜糧、風箏、手工箱包、紅蘑。

            小貼士:

            地址: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黃草洼村

            電話:010-60982534

            公交線路:北京市區東直門918路,到平谷汽車站,換乘28路或45路小公共即到。

            自駕線路:

            1、上機場高速,然后走順平路,經順義到達平谷城區,走平薊路經金海湖畔即可到達黃草洼村;

            2、走京平高速,到達平谷城區,走平薊路經金海湖畔即可到達黃草洼村。

            東帽灣村:盡享“麗江時光”(懷柔區)

            白河水繞村而過,在村北形成一汪100畝的水面,水面架起觀水景臺,木制游廊蜿蜒水邊。鵝卵石鋪就的環村路旁,水渠中流水潺潺,野鴨、鴛鴦水中嬉戲……

            這不是江南水鄉,這是懷柔湯河口鎮東帽灣村的“水上公園”。這個村距懷柔城區100余公里,白河水從村西而來,環繞村西、北、東三面,在村東和湯河匯合。這個村去年被確定為市級新農村建設試點,圍繞村邊的水資源,要打造一座“北方小麗江”。

            目前,水景觀已經形成,村北的水上公園修建了一座觀水景臺,可供村民、游人乘涼觀景,一架曲折迂回的木橋橫架水面,水上公園四周分布著郁郁蔥蔥的柳樹、草地、灌木、花卉……共同點亮了這座深山里的小村莊。

            “以前這里都是荒地,水邊都是雜草、蚊蠅……”村民劉志武談起以前的村莊,頻頻搖頭,現在環繞村莊的水系成了村民垂釣、休閑的場所。圍繞村外環路新建的水渠景觀,依地勢形成高低的落差,走在村里隨處可聽到悅耳的流水聲。

            一條流經村內的白河水暗渠,由西向東橫穿村莊,今后,這條暗渠將被挑開,修成一條明渠,最寬的地方有20多米,水上將修建幾座拱橋橫跨水面,水中游船蕩漾,村民就像生活在南國水鄉一樣。談到今后村里的建設,村黨支書記劉春祥有著一套完整的計劃。不久,村西還將搭建一座水車,把低處的白河水引上來,既可以補充橫穿村內的水景觀,還可以灌溉村南的田地。

            “別看家門口就是水,村民的生活用水和村內工廠的污水,絕對不會排入環村水系內。”為保護水環境,該村投資新建污水處理廠,處理村里的污水。今后東帽灣村的發展目標就是“水清、民富”。

            村里設旅游接待站、2000平方米停車場各一處,共有民俗接待戶46家,可同時接待游客200余人,并設有大渠漂流、果園采摘等多種游樂項目。

            東帽灣村以盛產西洋參、板栗、贊皇大棗等多種干鮮果品為經濟來源,歡迎廣大的游客朋友們來此觀光旅游。

            小貼士:

            地址:懷柔區湯河口鎮東帽灣村

            電話:010-89671237、89671238、89672869

            公交線路:北京東直門汽車站--懷柔區汽車總站(916)下車--天鵝飯店對面小公共總站--湯河口鎮湯河口檢查站隧道向西1公里。

            自駕線路:東直門(京密路)--懷柔區城區(懷豐路)--湯河口鎮湯河口檢查站隧道向西1公里。

            溫馨提示:如果您在辦理入住時,說明是從北京旅游網(北京旅游委官方網站)看到介紹后來的,會得到更貼心的服務。

            點擊量: 發布時間:2012/4/27 14:13:57
            最新京郊游新聞
            京郊3200余民俗戶可用POS機刷卡結賬
            影視文化創意產業漸成京郊游新名片
            通州打造“京郊旅游”品牌
            京郊六大木屋別墅不完全攻略
            京郊五大度假村主力軍推薦
            京郊幽州峽谷旅游攻略
            通州旅游局發布“京郊旅游在通州”活動
            2012北京周邊春季旅行佳地推薦
            京郊旅游熱點推薦
            夏季避暑京郊游 玩轉京郊十大特色鄉村
            十大活動炫亮首屆北京農業嘉年華
            京郊游也可以很精致!
            尋找京郊最美山色
            2011京郊年會全攻略
            京郊引導發展觀光采摘型菜園
            “過夜休閑游”將成為鄉村旅游的未來亮點
            北京周邊荷花池推薦--2008荷花節
            免费看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