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度假農莊到農業觀光,從農業生態園到智能溫室……近年來,本市涉農區縣為做大旅游產業,興建了一大批設施良好的旅游項目和景區,吸引了市民的極大關注,并已開始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大途徑。但由于一些旅游景區和項目內外配套設施還不到位,很多市民無法來到這些景區游玩,輻射帶動周邊旅游的功能更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盡快破解這些瓶頸,讓更多市民走進農村旅游景區游玩,非常必要和迫切。
[發展瓶頸1] 不太便利的出行
案例:
家住河西區的李大爺退休后特別喜歡攝影,很想到薊縣盤山景區拍照,但孩子們平常上班沒時間送他去;跟旅行社去也不行,因為緊湊而密集的行程又滿足不了李大爺的攝影需求。不得已,老人只有到天津站坐火車,但天津站開往薊縣的火車是一輛慢車,行程要近4個小時,到達薊縣時已近中午,吃點飯打車趕到盤山景區就下午2點多了。進入景區拍照到不了2個小時就要往回趕,非常不方便。老人說,如果有從市區開往薊縣盤山景區的旅游公交車就好了。據了解,老年消費者對郊區旅游的興趣最大,在調查中100%都有到郊區旅游的意愿,而且絕大部分老年人不會開車,這意味著大部分的郊區旅游景點在沒有自駕車和旅游團的幫助下,游客要實現“自由行”是不可能的。
調查:
記者了解到,目前,交通和旅游部門因為多種原因還沒有開通旅游公交車。市公交旅游公司孫經理告訴記者,雖然近年來本市郊區興建了一大批旅游景點,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關注,但由于景點太分散,公交車怕賠錢所以不敢輕易開通。市民從市區去靜海、寧河、寶坻、薊縣等遠郊區旅游景區就只能先坐長途汽車,然后到達縣城后再打當地的黑出租車,不但不安全,要價還很高。即便是距離市區很近的西青區一些旅游景點,市民如果去也是困難重重。一位市民抱怨說,上周全家人準備到辛口鎮,等了30多分鐘坐上了一輛到楊柳青的公交車,但下車后發現距離辛口鎮還很遠,又花了30元打了一輛黑出租,時間也耗費了很多。
記者采訪中發現,公交車到不了農村旅游景區原因主要是景點太分散,路上行駛時間太長,運營成本較大。目前,本市每個涉農區縣都興建了旅游景區,但這些景區本身互不相連,區縣之間的旅游景區更是沒有橫向聯系,景區之間的道路沒有直達線,就給公交車的開通設置了很大困難。此外,在區縣各景區之間,幾乎沒有便捷小巴或是電瓶觀光車這類相串連,游客出行非常不便。
建議:
有關專家指出,要開通到農村景區的公交線路還需要從以下方面努力。首先是各區縣旅游部門要規劃好當地旅游景區線路,盡量發揮公交車的運載能力,延長公交車服務半徑。其次是路況要好。景區之間的道路建設要同時跟進,打造一個寬闊、平坦的旅游專道。公路管理部門也應該對開往郊區旅游景區的公交車在收費方面給予減免,減少公交運行成本。有專家還建議,公交部門應該發揮區縣當地公交的優勢,雙方形成對接。由公交車先把游客運到縣城,然后區縣當地公交可以承接這些游客,通過他們自己的運營車輛按照游客的不同需求,再運到相關景區。
[發展瓶頸2] 旅行社熱情不高
案例:
60歲的楊阿姨和先生都已退休,旅游是她最大的愛好。“我從小就在農村長大,特別愿意住農家院,到地里采摘,可就是不方便,我和老伴想報旅行社,可團只有周末才發車。”聽了楊阿姨的抱怨,記者走訪了幾大旅行社了解到,大部分旅行社郊區旅游線路基本只推出薊縣游,其他區縣旅游線路寥寥無幾。即使到薊縣也只是周末發團,同時還要滿足達到20個人的情況下才能發團,有的旅行社要求達到26個人。
調查:
旅行社為何不做大郊區旅游市場?金龍旅行社的張經理分析說,郊區旅游景點大多針對自駕游客,給旅行社的門票折扣不大,而且時間短、線路多、游客分散,旅行社操作起來比較困難。油價、人工等成本上漲后,定價低了利潤低,定價高了沒有人來。再有市民出游渠道也在增多,不僅僅是旅行社、自駕游,還有網上自發組織、驢友團等多種形式,所以跟團的客人越來越少。特別是市民對自駕游熱情高漲,沖擊了“郊區游”市場,這就造成很多旅行社基本不關注“郊區游”。
記者注意到,不僅市里旅行社不喜歡做郊區旅游業務,一些涉農區縣也同樣不做。在某縣,縣城有11家旅行社,但幾乎全部做輸出旅游業務,就是把本地農民帶到外地旅游,當地旅游業務從不涉及。其原因是本地旅游業務不賺錢,無法組織更多的客源。某區一位旅游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新興的這些旅游項目和景區規模不大,可游玩的內容也不多,所以對本地居民缺乏吸引力。特別是一些旅游景區缺乏參與項目,只讓游客參觀,影響了游客的興致,應該改進和提高。比如,在農業觀光園讓市民參與種植、管理,這樣會更加喜歡現代設施農業,珍惜所采摘的優質瓜果蔬菜。為此,區縣旅游項目和景區負責人要在景點外延和內涵上增大可參觀游覽的內容,以此吸引旅行社、留住游客。
雖然旅行社感到郊區旅游生意不好做,但位于郊縣的各大旅游景區接待游客人數不但沒降反而增加了許多。武清區伴隨凱旋王國主題公園的開張納客,旅游產業再次發力。據統計,2012年上半年該區共接待游客28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5.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30%。薊縣接待游客累計達487.2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4%。上述區縣客源增加的原因是來自北京等外地的游客較多,另外自駕游也占了很大比例。
建議:
南開大學旅游學院有關專家介紹,農村旅游的蓬勃發展顯然可以為旅行社提供更多的資源,關鍵是旅行社要創新經營方式,增加吸引力。針對郊區旅游,一些旅行社可以嘗試逐步把組團這種形式轉變為賣自駕票,就是市民想去哪個景區玩,可以到旅行社報名,以折后價格購買到自駕票,這也是旅行社將來發展的趨勢。因為市民正逐步適應小長假的放假方式,由于時間短,出游目的從以往的重游覽觀光逐漸過渡為休閑度假,出游方式也從跟團旅游發展為休閑靈活的自助旅游方式,是休閑市場關注自由行產品的重要原因。隨著消費者對小長假休假方式的進一步適應,需要加大3天左右自由行產品的開發,讓短線游的行程自由化,更能吸引不具備自駕條件的高端旅游市場,以樹立短線休閑品牌。
[專家支招] 拓寬渠道可借鑒6種模式
本市農業休閑旅游已經取得了不小成績,但也應該看到經營方式單一,缺乏整體規劃,特別是同質化現象已經成為制約其快速發展的瓶頸。因此,拓寬經營方式已經顯得非常必要。
市農科院區劃研究所專家李瑾認為,根據本市郊區農業自然資源及農村文化特色,天津農業休閑旅游應該主要發展現代農業展示、市民農事參與、生態旅游觀光、鄉村民俗文化、農家生活體驗、休閑度假娛樂等6大模式。
現代農業展示模式
在城市近郊或風景點附近開發農業游、林果游、花卉游、漁業游、牧業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題旅游活動。這些地方以科技為支撐,以循環農業、設施農業為載體,以觀光、教育為主要功能,向游客展示農業發展歷史及現代農業科技成果,以滿足游客放松心情、體驗農業的需求。該模式可分為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園區、農業博覽園及科普教育園等4種類型。
市民農事參與模式
可由農民提供土地,讓市民參與耕作的園地。一般是將位于近郊的農地集中規劃為若干小區,分別出租給城市居民,用以種植花草、蔬菜、果樹或經營家庭農藝,其主要目的是讓市民體驗農業生產過程,享受耕作樂趣。市民農園以休閑體驗為主,多數租用者只利用節假日到農園作業,平時交由農地提供者代管。根據使用對象的不同,該模式分為家庭農園、兒童農園、銀發農園3種類型。
生態旅游觀光模式
在山區及沿海生態資源豐富的地方,以生態農業、自然景觀為基礎,通過設計改造,強化農業的觀光、休閑、教育等功能,滿足游客體驗自然、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該模式主要有生態農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水上樂園、露宿營地等5種類型。
鄉村民俗文化模式
選擇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地區,利用農村特有的民間文化、地方習俗、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和居民建筑、古建筑作為休閑農業活動的內容,讓游客充分享受濃郁的鄉土風情和濃重的民俗文化氣息。該模式主要有民俗文化村、民間手工藝、古鎮建筑游、鄉村節慶游4種類型。
農家生活體驗模式
利用當地特有的自然資源、農業資源和獨特的民俗文化,提供購物、垂釣、農家菜品嘗、住農家屋等服務,使游客體驗農家生活,農民也可以獲得農產品銷售、餐飲、住宿等方面的經濟效益。該模式主要包括民俗農家樂、漁民農家樂2種類型。
休閑度假娛樂模式
利用地區特色及區位優勢,集科技示范、觀光采摘、體育健身、休閑度假于一體,游客在農區內不僅可以觀光、采摘、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娛樂、品嘗無公害產品。該模式主要包括鄉村俱樂部、休閑農莊2種類型。
新農村言論:農村休閑旅游 還要苦練內功(陳忠權)
近年來,本市大力發展農業休閑旅游受到市民們的推崇,成為新的旅游資源,但也面臨很多困難。首先是與周邊省份競爭激烈。尤其是北京、河北及山東,這些地區農業資源豐富,休閑農業發展迅速。其次是到農村從事旅游專業的學生少,鄉村旅游人才缺乏。第三是缺乏整體化規劃,區縣之間不通氣,各個景區不溝通,很多景區變成了孤島一個,游客進不來。為此,要充分整合鄉村旅游資源,在著力改善外部旅游環境的同時,還要科學規劃休閑農業布局,并抓緊休閑農業旅游專業人才建設,苦練內功,提高本市休閑農業綜合競爭力,更好地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苦練內功,首先是進一步搞好整體規劃。區縣有關部門要在市旅游等部門的總體協調下,規劃建設一批主題明確、特色鮮明的休閑觀光農業精品項目。特別要注意區域集中的原則,在農業生態環境好的幾個區縣集中興建農業生態觀光游項目和景區;在近郊區興建大型農業旅游綜合項目。同時規劃設計興建大型的餐飲、住宿、交通配套基地,方便游客吃住行購娛樂。
苦練內功,要擦亮農業休閑旅游品牌。即使酒香也怕巷子深。目前一些農業休閑旅游項目和景區大都興建在郊區,有的是距離市區較遠的遠郊區。如果沒有品牌效應,很難被普通市民所知曉。雖然各區縣都建有自己的現代農業溫室發展觀光旅游,但為市民所知曉的品牌景區還很少,市民來游玩的不多。由于這些現代日光溫室投資額較大,有的高達幾千萬甚至上億元,如果沒有游客的旅游收入來支撐,長期只投入不產出,其存活的時間和經營的品質都會面臨很大的威脅。因此,一定要加大宣傳推介力度,不斷更新旅游內容,樹立自己的獨家品牌特色。比如,你可以在溫室種植熱帶水果、名貴花卉,吸引游客,我可以建立名貴水產品養殖垂釣園,集垂釣、餐飲為一體。這樣既可以避免經營的同質化,還可以吸引很多游客。在此基礎上搞好配套的導游講解服務、采摘購買服務及其他個性化服務。
苦練內功,還需要深度挖掘農業休閑旅游內容。目前,農業休閑旅游活動內容大都具有雷同性,民俗風情挖掘不夠,游客參與性還不強,文化特色和精品、亮點不夠突出。因此,各地應該結合當地文化民俗特色,在地域性、個性化等方面做大做強。比如,可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還可以以當地特產為主,嫁接餐飲消費; 還可以大力發展當地旅游特色紀念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