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西安租了個門面開小餐館,收入只能勉強供幾個孩子上學,后來遇上城里拆遷,小餐館也沒有了!”在藍田縣葛牌鎮的東溝村,46歲的黃康煒對筆者談起了這些年來自己脫貧致富的艱辛歷程。小飯館關門后,他和妻子回到村里,耕種山溝里的幾分薄地,日子過得很緊張。
近幾年因為交通方便了,葛牌鎮好多村子辦起了農家樂,生意挺紅火。黃康煒和妻子就動了辦農家樂的心思,他覺得憑著自己做得一手好飯菜的手藝,勤勞致富應該沒問題。看到希望的黃康煒和妻子便從銀行貸了七八萬塊錢,加上一家人多年的積蓄,蓋起了一棟三間兩層的新房,想用來招待就餐和住宿的游客。
但讓黃康煒沒預料到的是,當房屋框架蓋完畢,他發現自己手頭的資金已經捉襟見肘,空蕩蕩的新樓房一空就是兩個年頭。
“年頭里村里叫掌柜的開會,說西安經開區城建集團在咱村扶貧,看大家都有啥困難么,我就把咱屋的情況給說了。”黃康煒的妻子呂淑芳說。讓她驚喜的是,就在前幾天,村干部打來電話通知老黃一家到村上簽協議,說城建集團決定資助和他們家情況差不多的幾個村民,帶頭辦農家樂。
“城建集團給我無償資助了3萬塊錢,叫我購買桌椅、冰柜和裝修客房。”4月22日,從村委會簽完協議的黃康煒第一時間通知了裝修隊。“弄漂亮些,現在資金充足了,要弄就往好了弄!把房子弄個仿古樣式,功能辦齊全,讓客人來吃得滿意,玩兒的開心。”
“農家樂辦起來之后,我準備叫村上的幾個貧困戶來打工,給他們發工資,一起致富。”黃康煒說。
據經開區城建集團工作人員介紹,作為扶持東溝村脫貧產業的措施,城建集團無償向東溝村10戶困難群眾每戶提供3萬元資金,用來采購農家樂經營設備,剩下的則作為流動資金由經營戶自主支配。
東溝村支部書記舒全均高興地說:“東溝村生產環境差、底子薄,但發展農家樂得天獨厚,這次城建集團幫扶10戶每戶3萬元貧困戶開辦農家樂,可起到示范和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到發展農家旅游的行列中,讓東溝村靠山靠水就能夠實現脫貧致富。”